——记水富县第九届人大代表王文才的先进事迹
王文才,男,苗族,1959年6月生,1984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两碗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水富县第九届人大代表。他当选人大代表以来,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时刻关注民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人大代表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他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积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政治的坚定性和履职的自觉性,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同时,能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代表培训学习,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人大依法履职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文件,了解人大基本制度理论,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通过学习,政治敏锐能力和政治鉴别能力大幅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依法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为更好的履行代表职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履职尽责,切实关注民本民生
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他时刻牢记代表的使命和职责,积极为民代言,用行动诠释了代表的先进性。
一是深入实际、着眼民生、狠抓项目实施和管理。他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思考,按照“三个层次”的脱贫路径和“做大蛋糕、找准平台、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合力攻坚”的“五句话”的工作思路,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8个;产业扶贫养鸡和养猪项目各1个;新农村建设项目4个;农村危房改造500户;专项安居工程30户,三角坪头苗族文化广场和寨门各1个;启动了三角坪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三角双房“3121”项目和成凤花秋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56户;对严重影响集镇形象的5户简易棚进行拆除,对4户居民的违章加层和公路沿线85户的乱搭乱建分别进行了整改;全力以赴投入两碗老集镇危岩区域群众避让搬迁安置和民房拆除工作。
二是深入实际、认真调研,编制规划。他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积极深入到各村、组和群众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民心,积极组织群众参加项目规划编制,他带领办公室成员深入群众认真编制了29个项目规划,其中:美丽镇村8个、新农村示范点8个、整村推进2个、深度贫困村1个、产业扶贫养猪和天麻项目各1个、宜居小区1个、宜居小镇1个、宜居村庄3个、整乡推进1个、农村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各1个。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类型、覆盖面广的扶贫项目库,调整完善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实施内容,增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为新阶段实施扶贫开发、申报国家项目资金及政策支持、争取行业资金和社会力量扶持做好项目储备,做到用项目去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部署,用项目去对接各种渠道的支持,用项目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三是牢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为两碗发展尽绵薄之力是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这些年来,他走遍两碗的每一个村民小组,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他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全镇的乡村公路规划与建设,目前,全镇“两横五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90%以上的村民小组通了公路,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两碗的各项发展。特别是在扶贫工作中,他坚持“造血式”扶贫的方针,组织和参与修建马车道和人行便道50余公里,带领群众发展蔬菜2000余亩、核桃1500余亩、李子500余亩、枇杷100余亩,让贫困群众在发展上看到了希望。同时,他对全镇1725户5414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家庭、特别贫困家庭等三类特殊困难群众实地进行调查摸底,分户建立帮扶责任卡,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逐步实现从粗放型扶贫转变到精细化扶贫上来,有效地解决好“瞄得准、打得着、能脱贫”问题。
三、严以律己,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必须接受人民监督。他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为代表、为群众做好表率,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规定,学习了《中共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省、市、县关于人大代表的有关规定,多次观看了反腐倡廉电视录像。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自己,工作上,坚持做到权力眼前讲制约,轨制眼前不特殊,利益眼前不伸手,不拿原则做交易。生活上,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并严格约束身边工作人员及家属子女,不搞特殊,不谋私利。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他的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事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他,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上级、同事的好评,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赢得了家人和社会的尊重。同时,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最新声音;深入实际,掌握事物发展的最新情况,处理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立足本职,做实事、做好事,当好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